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3~17题。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 B.高压输电 |
C.水陆联运 |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
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②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 B.人口分布 | C.城市分布 | D.交通线路 |
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
B.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 |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
②线工程途经我国最大能源输出省(市),该省(市)是( )
A.上海市 | B.山西省 | C.陕西省 | D.青海省 |
小李是重庆西部的农民,在杭州打工,2008年春节前坐火车沿最近线路回家过年。据此回答下面问题。图1的四个省区中,小李回重庆不会经过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小李在沿途的见闻正确的是
A.看见成群的羚羊在快速奔跑 |
B.看见许多人在河面上溜冰 |
C.听乘客说要经过著名锡矿产地 |
D.看见山坡裸露的土壤多呈红色 |
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为长江水系,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
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
C.热量和地形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碱化和盐碱地广布 |
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①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风力沉积 ②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普洱茶
③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所在地④图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⑤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受益之地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①④ |
D.①②③⑤ |
读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完成问题。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但现在已经消失。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
C.灌溉用水过多,植被被破坏 |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
图中N为塔里木盆地的一内陆湖,M为湖边的一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A.地下水 夏季 |
B.冰雪融水 春季 |
C.冰雪融水 夏季 |
D.地下水 秋季 |
下图为我国“宝岛”台湾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甲、乙二图中的箭头表示我国东南海域冬夏海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为夏季海流示意图 |
B.图中洋流都属于风海流 |
C.海峡区海水盐度乙季节高于甲季节 |
D.海峡区冬夏流向变化是由密度差异引起 |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福建省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A.北承长三角,南连珠三角,东与台湾岛相望 |
B.地处南海之滨.海运便利 |
C.在东部沿海省区中经济竞争力强 |
D.水、热、土配合好,农业发达 |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 |
B.年降水量的多少 |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
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