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某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26~28题。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
①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②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③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
④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
①以旅游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反映该省主要区域城市化模式的是( )
A.对外开放![]() ![]() ![]() |
B.小商品经营![]() ![]() ![]() |
C.大城市扩散![]() ![]() ![]() |
D.沿边开放![]() ![]() |
读某一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
A.四川盆地 | B.珠穆朗玛峰 |
C.白头山天池 | D.云贵高原 |
面最后可能是过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A B C D该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 B.火山喷发 | C.滑坡 | D.泥石流 |
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50m)。读图,完成问题。图示区域中,最高处与最低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399m | B.477m |
C.588m | D.666m |
该河流流向是
A.向东流 |
B.向南流 |
C.向西流 |
D.向北流 |
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比例关系。完成问题。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A.甲图表示的实际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 D.甲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乙图更详细 |
在一幅地图上,北纬60°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图比例尺为1:100000 |
B.该地图上与甲乙两地相同的图上距离在赤道上的两点,地方时也相差4小时 |
C.该地图比例尺比1:20000000地图的比例尺小 |
D.在1:5000000的地图上表示与该图相同的实际范围,图幅面积要增大3倍 |
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 B.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
我国自长江口往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则此圆弧的半径约为
A.500千米 | B.800千米 |
C.1100千米 | D.140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