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关节剖面模式图([ ] 内填番号, 上填文字)
(1)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 ] 内有少量滑液和关节软骨[ ]表面光滑,从而减少骨与骨间的摩擦。
(2)关节很牢固是因为[ ] 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其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 起加固作用。
(3)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指[ ] 从[ ] 中脱落的现象。
下表是某学校研究小组对一个家庭的成员某些性状特征的调查结果,请根据调查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1)上表中调查结果显示,女儿和母亲的眼睑的性状是相同的,都是单眼皮,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2)根据上表三对相对性状的调查结果,能够直接判断为显性性状的是。
(3)若用B、b表示控制眼睑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且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 。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眼睑的特征是____。如果该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那么她的双眼皮性状能遗传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肤色正常是显性,控制肤色的基因是D、d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是。由于遗传病多发生在血缘关系比较近的家庭中,所以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
(5)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几点建议:(至少答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桃花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合称为,④和⑤合称为。
(2)将来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填名称)。
如图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有气孔,能进行气体交换,保护内部结构的是_________。(同时填出序号和名称)
(2)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___和。(同时填出序号和名称)
(3)图中的经过不断发育形成雏鸟。(同时填出序号和名称)
(4)鸟类的受精方式是________,当鸟卵产出后,由于________胚胎停止发育。
(5)鸡、鸭、鹅、大雁属于________(填“早成鸟”或“晚成鸟”)。
(每空1分,共10分)资料一: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其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资料二: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飞沫被吸人呼吸道后,呼吸道粘膜已经无法阻挡病毒的侵入,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也“束手无措”最终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支气管上皮组织和肺泡Ⅰ型细胞,流感病毒成功感染少数细胞后,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扩散并感染其它细胞,或被呼出扩散。
资料三:流感病毒进入支气管上皮组织和肺泡Ⅰ型细胞后,或者人体注射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人体启动免疫机制(免疫应答):流感病毒刺激淋巴细胞,特殊的淋巴细胞会产生一种抵抗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该特殊的蛋白质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流感病毒失去致病性。
资料四:近几年流感病毒变异产生甲型H1N1→H7N9。对应流感在全球蔓延以来,中国政府反应迅速,领导得力,措施得当,防控有效。以下是北济南、临沂、费县三地对输入型患者采取的几项措施:
①把患者及时送人隔离病房,并用达菲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有效治疗。
②让曾与患者在同一车厢、同一架次飞机的乘客及其他亲密接触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接受医学观察
③患者房间配置消毒机,24小时雾化消毒。
④除有关医护人员外,其他人一律不准与患者直接接触(只可用可视电话交流和问候)。
⑤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高规格食宿、医疗、观察实行免费。
(1)某同学初期患上了流感,又来到教室。他就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____
(2)资料二说明流感病毒会很快突破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人体还有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组成的
(3)请你根据资料三完成人体免疫机制(应答):某病毒进入人体→刺激____,特殊的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吞噬作用→抗原被清除或失去致病性。
(4)资料四的几项措施中你认为主要应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____(填序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 (填序号),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____ (填序号)。
(5)费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在欢送患者出院时说:1.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2.康复后一般不会再次感染此病。你认为其中“2”说法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假如某甲型H1N1流感患者康复后,不慎与“手足口病”患者亲密接触,有无患“手足口病”的可能?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____________
(每空1分,共9分)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材料二:PM2.5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PM2.5是1到2.5微米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哮喘复发。对心血管、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
材料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材料四:很多人为应对PM2.5的污染,选择戴口罩。据专家介绍,即便是医用口罩,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而街上流行的时装口罩就更别提了。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材料五: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其所在的城市某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
PM2.5(微克/立方米) |
|||
清晨 |
上班时段 |
中午 |
下班时段 |
|
(车流量最少) |
(车流量大) |
(车流量小) |
(车流量最大) |
|
第1组 |
19 |
89 |
43 |
97 |
第2组 |
22 |
83 |
38 |
98 |
第3组 |
20 |
86 |
41 |
99 |
(1)肺泡适于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有助于扩大进行____的面积。肺泡外还包绕着丰富的___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____构成,吸进的PM2.5的空气中的部分物质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____相适应的观点。
(2)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PM2.5中的有害物质使有哮喘史的人再次发生哮喘,因此PM2.5中的某些异物相当于免疫学中所说的____
(3)材料五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
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