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人2mL3%硝酸银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加入乙醛溶液,水浴加热,片刻后将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 |
B.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 |
C.取2mL4mol/L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mL2mol/LCuSO4溶液,再加入某种有机试剂,加热,可根据是否产生红色沉淀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醛基。 |
D.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可向混合物中加人适量浓溴水,过滤、分液,即可实现。 |
E.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2.00mLNaOH溶液。
F.无水乙醇与冰醋酸共热制取乙酸乙酯。
G.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用氨水洗涤,做过苯酚的试管用酒精洗涤。
H.检验C2H5Cl中氯元素时,将C2H5Cl和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然后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已知H2O2是一种弱酸,在强碱性溶液中主要以HO2— 形式存在。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Al-H2O2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2Al+3HO2-=2AlO2-+OH-+H2O。现以Al—H2O2电池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备氢气(右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b、c、d均为惰性电极)。试回答下列问题
电极b是极,电极反应式为,
(2)右池是池,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为,
(3)通电2min后,Al电极质量减轻2.7g,则产生氮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
已知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主要用作还原剂和漂白剂。
(1)草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2)将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为:
MnO4-+ H2C2O4+→ Mn2+ + CO2↑+ H2O
某合作小组同学在烧杯中进行上述反应时,发现刚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①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
②该实验不久后溶液突然褪色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体系压强增大 B.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
C.生成物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D.反应物浓度增大
(3)为研究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组别 |
温度/℃ |
V(H2C2O4) /mL |
V(KMnO4) /mL |
V(H2O) /mL |
KMnO4溶液 褪色时间/s |
1 |
30 |
10 |
10 |
20 |
40 |
2 |
30 |
20 |
20 |
0 |
t |
3 |
30 |
15 |
①对比实验1和3要研究改变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完成表格中横线。
②实验2中溶液褪色时间t 为
A.>40B.=40 C.<40 D.无法判断
T1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 △H<0的平衡常数K=532.4。
(1)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T1温度下,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浓度分别为c(SO2)="0.0600" mol·L-1,c(O2)="0.400" mol·L-1,c(SO3)=2.000mol·L-1,此时反应进行的方向为。
(2)该反应△S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T2温度下,2L容积固定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
甲 |
乙 |
反应物投入量 |
2molSO2、1molO2 |
4molSO3 |
平衡时n(SO3)/mol |
1 |
m |
反应物的转化率 |
1 |
2 |
①下列能说明T2温度下甲容器中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SO2、O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2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2v(SO2)消耗= v(O2)生成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②分析表格中数据,1+21(填“>”“=”或“<”),T1 T2(填“>”“=”或“<”)。
下列物质:①石墨②三氧化硫③HNO3④熔融的硫酸钡⑤NaOH固体⑥冰醋酸⑦NH3·H2O⑧胆矾
(1)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填编号)。
(2)将②③⑥三种物质溶于水,配得pH相同的溶液。设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c1、c2、c3,则三者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取等体积等pH的上述三种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锌粉,反应过程中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v1、v2、v3,其大小关系为。
(3)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1的NaOH的pH=13,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现用18.4 mol·L-1的浓硫酸来配制450mL 0.2 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择的仪器有:
①玻璃棒 ②烧杯 ③胶头滴管 ④量筒 ⑤托盘天平
(1)上述仪器在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除上述仪器外,尚缺最重要的仪器是。
(2)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保留1位小数)。
(3)实验中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量取 ②计算 ③稀释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
为:②→①→③→____→____→____→____→④(填序号)
(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取浓硫酸 |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
C.将稀释后的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
D.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
E.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F.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