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动员了53万人入伍,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军事工业的东移。这主要表明:
A.苏联对德国的入侵有准备 | B.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很高的动员能力 |
C.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者 | D.斯大林模式只试用于战争状态 |
“它不仅在美学上构成了与传统的对立,在内在精神上体现出人的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的分离,而且在艺术的接受上也产生了与大众的隔膜。”基于这样的认识,产生了下列哪一作品
A.《格尔尼卡》 |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C.《日出·印象》 | D.《自由引导人民》 |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B.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植 |
C.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实施 | D.各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
观察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下列选项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 B.以契约的保障个人自由 |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
《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 B.工业革命的需求 | C.中西交流的加强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