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兴趣小组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实验。他们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电阻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表。

(1)他们应选择序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来研究;
(2)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二次的示数小于第一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较 (选填“大”或“小”);
(3)从表中所给电阻丝的规格看,还可以用这些电阻丝来做另一个探究实验,即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
(4)本实验主要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 。
| 序号 |
材料 |
长度 |
横截面积 |
| 1 |
炭钢合金丝 |
L |
S |
| 2 |
镍铬合金丝 |
2L |
S |
| 3 |
镍铬合金丝 |
L |
2S |
| 4 |
镍铬合金丝 |
2L |
2S |
18. 如图所示电路中均为实验室常用电表,已知R1>R2,电压表V1、V2、V3的示数分别为U1、U2、U3,且有两块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所示;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
(1)I1、I2的大小关系式为
(2)求U1、U2、U3的值及电源电压U
![]() |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 B.圆形光斑 | C.蜡烛的正立像 | D.蜡烛的倒立像 |
(2)如果小孔变大,它在薄膜上所成的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猜想一:小孔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猜想二:小孔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请选择一个方面设计设计实验过程(可作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2)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
(3)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4)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___分钟,冷却到第5分钟时呈__态
(2)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凝固前降温比凝固后降温____(选填“快”或“慢”).
(3)凝固点为℃.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选填“高”或“低”)
(4)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
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1中A、B两铁圈中的铁圈.
(2)小明读温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
(3)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根据表中数据,在上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2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选填“a”“b”“c”“d”);
(5)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上图3,其中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6)在同一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0℃;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一猜想:.
小琴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脸中,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四个(5Ω、10Ω、15Ω、20Ω),导线若干.
(1)如图所示是小琴连接的实物电路,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处(选填“c”或“d”).
(2)实验时,小琴先把阻值为5Ω的电阻接入a、b间,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4V,记下相应的电流值;
(3)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接入a、b间,闭合开关后,滑片P应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为2.4 V,记下相应的电流值;
(4)再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接人a、b间,重复步骤(3);
(5)小琴在换用20Ω电阻做实验时,发现电阻已经损坏,她灵机一动,利用现有的几个电阻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写出小琴的做法:.
(6)实验完成后,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实验序号 |
电压U/V |
电阻R/Ω |
电流I/A |
| 1 |
2.4 |
5 |
0.48 |
| 2 |
2.4 |
10 |
0.24 |
| 3 |
2.4 |
15 |
0.16 |
| 4 |
2.4 |
20 |
0.12 |
分析数据可得:
①电压一定时,通过异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②实验时小琴所用的滑动变阻其最大阻值不能小于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