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科目 政治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毕业季已过,社会上仍有一些“毕剩客”(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并非无业可就或不想工作,而是挑肥拣瘦,主动放弃就业机会,这样的情况被称为“选择性失业”。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这一问题的有()

A.政府统筹安排就业
B.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
C.树立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D.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贫困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材料一中国政府始终将减缓贫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先后制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减贫规划。
(1)从政治生活角度思考,中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扶贫减贫工作?(12分)
材料二 2001—2010年,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把扶贫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开发的资金达到2043.8亿元,年均增长11.9%。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和惠农政策措施,促进了贫困地区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有力促进了我国减贫事业发展。到2010年底,贫困地区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我国扶贫减贫政策和措施加以阐释。(14分)

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有一首名为《未选之路》的诗,诗中写道:两条路分散在树林里/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决定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通力合作
C.遵守宪法和法律
D.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下列家庭投资理财方式中风险和收益都按照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最有可能是

A.商业保险金融债券股票 B.股票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C.存款储蓄企业债券股票 D.股票商业保险基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