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应对物价日益上行的压力,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截至2011年8月,央行连续3次加息。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是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主观要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
③量的积累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④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消费水平 ③ 国家分配政策④社会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收入包括: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

没有差距,就没有效率。下面有关效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程度
B.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C.投入越多,产出越多,效率就越高
D.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率

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
C.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决定的 D.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