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弧菌会引起人类患霍乱病,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鲜鱼、贝壳类食物而引起烈性肠道感染,它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导致小肠液过度分泌,严重者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休克死亡。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长久的免疫力,再感染的较为少见。有研究小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鼠三只,标为1、2、3号,都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
第二步:分别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测定并确定没有了免疫力(无抗体产生);
第三步:分别向1、2、3号小鼠体内注射等量的新鲜T淋巴细胞液、新鲜B淋巴细胞液、新鲜T淋巴和B淋巴细胞混合液;
第四步:分别向三只小鼠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
第五步: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0天,分别测定三只小鼠体内血清抗体的含量。
实验二: 向健康正常的实验小鼠注射毒性弱霍乱菌苗,这些小鼠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验小鼠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一段时间后实验小鼠全部正常生活。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检测结果是3号小鼠体内血清抗体含量最多,这说明_____。
(2)实验一第二步的目的和意义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毒性弱的霍乱菌苗进入小鼠体内作为___________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该过程会出现下图_______(填A或B)所示的现象。
(4)写出与图B中5的产生有关的所有细胞名称: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二中向实验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没有发病,但会在实验小鼠体内发生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反应,其中主要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要使实验二更具说服力,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
某种狗的毛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种基因控制。第一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为显性(B),棕色为隐性(b)。第二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是显性(E),颜色不表达为隐性(e)。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狗的毛色为黄色。一位育种学家连续让一只棕色的狗与一只黄色的狗交配,所生小狗全为黑色,用子代雌雄黑狗互交,结果生下的小狗有黑色、黄色和棕色三种体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实验中,亲代棕毛狗和黄毛狗的基因型分别是、。
(2)理论上说,F2中各种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为,(2分)其中黄毛狗的基因型有种,如果让F2中黄毛狗与亲代棕色狗交配,其后代出现棕毛狗的几率是。
(3)这两对基因的传递遵循规律,如果要利用以上家系设计测交实验验证该规律,可以从F2黄毛狗中选出适合基因型个体与任一异性狗进行实验。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曲线中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是在两点之间,在这两点对应时刻叶绿体内消耗的C02来自_______________。
(2EF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EF段与DE段相比,植物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FG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经过一昼夜该装置内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白天遮光处理,短时间内CO2浓度仍缓慢下降,原因是。
如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放在清水中不会吸水涨破的原因是。若将该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这能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
(2)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 ]。研究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能各自独立地合成一部分酶,推测其中必有的一种细胞器是。
(3)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CO2浓度最高的结构是[ ]。
(4)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对该活细胞组织进行染色,结果观察不到应有的现象,原因是。显微镜下,也观察不到该活细胞染色体的原因是。
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及其技术的问题。
(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在腐乳制作时,要加盐腌制,其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要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腐乳,关键在于的配制。
(3)在制作腐乳、果醋、泡菜的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
(4)苹果醋是受现代人所青睐的健康饮品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则利用了代谢类型为的(填生物名称)发酵作用,该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是。
(7分)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甲图可推知,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写出两种),甲实验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
(2)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图乙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mg。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图乙中的B点将向(填“左”或“右”)移动。
(3)将对称叶片上侧遮光下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有机物变化量(b-a)所代表的是12小时内下侧截取叶片的(填“总光合量”、“净光合量”或“呼吸量”)。
(4)1864年,德国科学家用图丙所示实验方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此实验中(填“A”或“B”)组为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