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
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
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oC |
如图表示研究NaHC0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 |
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B内加人少量蛔虫,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 |
D.为使对照更具说服力,烧杯A中也应放置等量相同的伊尔藻 |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 |
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 |
若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972,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728,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A.1条 | B.2条 | C.3条 | D.4条 |
如图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图中①上进行的,而暗反应是图中②中进行的 |
B.光反应的产物ATP除在暗反应中用于C3的还原,还可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
C.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它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细胞内 |
D.叶绿体产生的氧气进入相邻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10层磷脂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