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章杰同学进行了实验研究:
![]() |
(1)在玻璃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个小闹钟,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闹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闹钟声。
(3)在玻璃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小闹钟,如图(乙)所示,则∠AON是该光路的________(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了,说明声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__(选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红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一边剪两刀,然后将一根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做成了一个特殊的卡片.
(1)小红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用手把它压平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对卡片_______,因此橡皮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小红仍将卡片下压,但不压平,迅速松手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小红根据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想卡片弹得更高,请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同学“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并做了如下实验记录: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测力计拉力 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 (m) |
2 |
0.1 |
0.4 |
0.3 |
(1)如果你对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进行有关分析,就会发现他的实验结果是违背物理规律的,其表现在于___________ _____。如图是测力计的放大图,结合图你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违背物理规律的原因,其原因是 。纠正错误后,可计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 。(“增大”、“减小”或“不变”)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
钩码悬挂点 |
钩码总重G/N |
钩码移动距离h/m |
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A点 |
1.5 |
0.10 |
0.7 |
0.30 |
71.4 |
2 |
B点 |
2.0 |
0.15 |
1.2 |
0.30 |
83.3 |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② .
如图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滑轮,若使绳端的拉力沿向上的方向
(1)请在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绳子绕法。
(2)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A.按组装图把实验器材装配好 |
B.用弹簧秤测量出重物的重力 |
C.在动滑轮下面挂上重物,并分别记下重物和弹簧秤的位置 |
D.拉弹簧秤,使重物上升一段距离,读出 |
E.用刻度尺分别量出 和 移动的距离
F.由测得的数据,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在这个实验中,若物重4N,重物上升了0.1m,弹簧秤示数为2N,请计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4)你能分析一下效率不是100%的原因吗?请你试着写出两条: 、 。
为制定执行健身计划,李教授和他的女儿需要测量从一楼跑到3楼的功率,为此:
(1)如果李教授和他女儿的质量都已经知道,手中有一个厘米刻度尺,他们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2)请帮助他们把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需要计算的物理量填入下面的表格,并注明需要用到的符号和单位。
物理量 |
|
|
|
|
|
李教授 |
|||||
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