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某专业研究小组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器材: 厚的石膏板若干、质量为 的鸡蛋数枚
实验过程:无风环境下,将鸡蛋从楼上静止释放,砸中铺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
楼层 |
实验现象 |
1 |
5 |
鸡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现一圈圈螺旋状的裂纹 |
2 |
15 |
鸡蛋破碎,石膏板被砸中的地方出现小坑且破裂 |
3 |
25 |
鸡蛋破碎,发出巨响,石膏板被击穿 |
(1)实验中,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 反映出来。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 有关。
(3)实验后,小科对“高空落下的雨滴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感到好奇。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雨滴从高空落下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达到最大速度后,雨滴匀速落向地面。雨滴下落过程中机械能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对于下落的雨滴不伤人的现象,小科将进一步探究。
小科想知道标有“ ”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于是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6伏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小科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是 ,由此判断故障是小灯泡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小科进行了正确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发光情况 |
很暗 |
较暗 |
较亮 |
亮 |
很亮 |
电压 伏 |
1 |
2 |
3 |
3.8 |
4.5 |
电流 安 |
0.2 |
0.22 |
0.25 |
0.30 |
0.34 |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瓦;
(4)小科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了各次实验的灯丝电阻,分析后认为,闭合开关前灯丝的阻值小于5欧姆,小科的理由是 。
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 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 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 ,
(1)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是为了控制 相同。
(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 表示;
(3)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 进行比较;
(4)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定量研究。得到数据如下表:
小球 |
质量 克 |
高度 厘米 |
木块滑动距离 厘米 |
|
10 |
5 |
10 |
|
20 |
5 |
18 |
|
30 |
5 |
29 |
|
10 |
10 |
38 |
|
10 |
15 |
86 |
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 与超速 两者相比,潜在危害较大的是 。
小科想知道标有“ ”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于是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6伏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小科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是 ,由此判断故障是小灯泡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小科进行了正确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发光情况 |
很暗 |
较暗 |
较亮 |
亮 |
很亮 |
电压 伏 |
1 |
2 |
3 |
3.8 |
4.5 |
电流 安 |
0.2 |
0.22 |
0.25 |
0.30 |
0.34 |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瓦;
(4)小科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了各次实验的灯丝电阻,分析后认为,闭合开关前灯丝的阻值小于5欧姆,小科的理由是 。
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 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 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 ,
(1)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是为了控制 相同。
(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 表示;
(3)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 进行比较;
(4)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定量研究。得到数据如下表:
小球 |
质量 克 |
高度 厘米 |
木块滑动距离 厘米 |
|
10 |
5 |
10 |
|
20 |
5 |
18 |
|
30 |
5 |
29 |
|
10 |
10 |
38 |
|
10 |
15 |
86 |
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 与超速 两者相比,潜在危害较大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