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日本商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A.1840年 | B.1860年 | C.1895年 | D.1901年 |
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
| 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
|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
|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有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时,儒学家开始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儒教”,儒家内部出现了第一个神学家。这种观点认为
| A.汉武帝发展完善了儒家思想 |
| B.汉代经学神秘化趋势明显 |
| C.董仲舒彻底否定了先秦儒学 |
| D.汉代儒学家重视考据、训诂 |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论衡》)
| A.①② | B.③④ |
| C.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