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月桂烯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
A.2种 | B.3种 | C.4种 | D.6种 |
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其电池反应为:
2CH3OH + 3O2 + 4OH-22CO + 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 6H2O |
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上只析出铜,要恢复到原浓度,应向溶液中加入
A.Cu(OH) 2 | B.Cu | C.CuSO4 | D.CuO |
称取三份锌粉,分别盛于甲、乙、丙三支试管中。甲加入50mLpH=3的盐酸,乙加入50mLpH=3的醋酸,丙加入50mLpH=3的醋酸及少量的胆矾粉末。若反应终了,生成氢气的体积一样多,且没有剩余的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甲=乙=丙 |
B.反应过程中,甲、乙速率相同 |
C.反应终了时,所需时间的大小:甲>乙>丙 |
D.三支试管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甲=乙<丙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时,Fe作阳极,石墨作阴极 |
B.电解氯化铜时,阳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和阴极上析出的铜的质量相等 |
C.钢铁在空气中发生电化腐蚀时,铁作负极 |
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电池的负极 |
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 |
![]() |
![]() |
![]() |
验证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 |
验证铅蓄电池 放电时Pb为负极 |
验证铁 发生析氢腐蚀 |
验证AgCl 溶解度小于Ag2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