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验证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是否为50Hz,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让重物自由落下,图乙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中的一部分。
(1) 实验时该纸带的_______端和重物相连接。(选填“左”或“右”)
该同学查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为g。如果不考虑重物下落过程中所受阻力,利用纸带上所测数据可以推出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乙中的F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要按图(甲)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然后再按图(乙)将电流表与B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将A与电池、滑动变阻器和开关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在图(甲)中,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不通电时指针停在正中央).在图(乙)中:将S闭合后,将螺线管A插入螺线管B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将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下同)偏转;
螺线管A放在B中不动,电流表
的指针将______偏转;
螺线管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将______偏转;
螺线管A放在B中不动,突然切断开关
S时,电流表的指针
将______偏转.
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按图(a)摆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M=0.20kg,钩码总质量m=0.05kg.
②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50Hz),打出一条纸带.
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图(b)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分别为
,
…,他把钩码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点到打下第5点合力做功W=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把打下第5点时小车动能作为小车动能的改变量,算得Ek=.(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
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
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钩码质量太大,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B.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C.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金属丝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图中读数为________ 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为________ mm.
采用右图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最后由公式ρ=________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如图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3.0 cm 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1 =" 0.29"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2 =" 0.11"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 =" 3.57" s ,则滑块的加速度
a =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