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物理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B.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
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目前正在月球上方1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行周期、月球半径、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恒量G。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A.卫星所在处的加速度 | B.月球的平均密度 |
C.卫星线速度大小 | D.卫星所需向心力 |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15 |
7.5 |
15.0 |
22.5 |
30.0 |
20 |
10.0 |
20.0 |
36.7 |
46.7 |
25 |
12.5 |
25.0 |
54.2 |
x |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B.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表中x为66.7
如图所示,正点电荷2Q、Q分别置于 M、N两点,O点为MN连线的中点。点a、b在MN连线上,点c、d在MN中垂线上,它们都关于O点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 |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
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
D.将电子沿直线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
.如图所示为某种用来束缚原子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以O点为坐标原点,沿z轴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大小的变化最有可能为( )
如图所示,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 则
A.F1=![]() |
B.F2="G" tan![]() |
C.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与F2的合力变大 |
D.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减小,F2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