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从A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
|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 B.两次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
| C.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 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同 |
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的电源与三个灯泡和三个电阻相接。只合上开关S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再合上S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电源输出功率减小 |
| B.L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 |
| C.通过R1上的电流增大 |
| D.通过R3上的电流增大 |
如右上图所示是某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电场线上的两点,一负电荷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
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速度图线如右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是EA>EB
B.A、B两点的电势是
C.负电荷q在A、B两点的电势能大小是
D.此电场一定是负电荷形成的电场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 的v-t图象如图。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
A. 和0.30s |
B.3和0.30s | C. 和0.28s |
D.3和0.28s |
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
A.![]() |
B.![]() |
C.![]() |
D.![]() |
“嫦娥一号”于2009年3月1日成功发射,从发射到撞月历时433天,其中,卫星先在近地圆轨道绕行3周,再经过几次变轨进入近月圆轨道绕月飞行。若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1/6,月球半径为地球的1/4,则根据以上数据可得( )
| A.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3/2 |
| B.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2/3 |
| C.绕月与绕地飞行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6 |
| D.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