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人民党漫画(见下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C.调整农业政策 | D.推行“以工代赈” |
199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能够聚集维护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这句话反映的实质是()
A.美国要成为维护世界和平自由的领导者 |
B.美国凭借综合国力企图独霸世界 |
C.美国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进行反恐斗争 |
D.美国打着和平自由的旗号企图干涉别国的内政 |
20世纪90年代,美国助理国务卿温斯顿·洛德说:“亚洲国家日益认识到其取得的成就并为之骄傲,它们希望变得越来越不一致。在广泛的问题上,日本和其它亚洲领袖学会了对美国说‘不’,有时还会用彬彬有礼的亚洲方式说‘滚蛋’。”这表明()
A.美国与亚洲的盟国关系破裂 |
B.雅尔塔体系崩溃 |
C.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 |
D.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受到冲击 |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看是如此。”这段材料听“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
A.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
B.两极格局已被打破 |
C.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
D.世界格局已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
A. 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 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成不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主要原因是()
A.在“冷战”背景下发生的“热战” |
B.在该战争中,美苏并没有直接对抗 |
C.美国参战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 |
D.朝鲜战争并不激烈,类似于“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