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上网时捡到了一个提问漂流瓶,下面是瓶子的内容读后回答:
我是七年级(4)班的学生,今天我有个问题,看有木有好心人来帮帮我。上初中以来,我真的压力好大。我知道自己其实可以学得比现在更好,读小学时我的成绩可都是名列前茅。可自从连续几次的考试我都考得不够理想以后,我就像变了一个人。每当我有哪件事做得稍好点,我就会想到班里的那些尖子生,他们肯定会做得比我更好,我根本就不算什么,然后就好像自己给自己泼了一盆冷水,刚积累的一点自信又消失了。我很苦闷,请捡到此瓶的人帮帮我吧! 七(4)学生:刘丹
(1)刘丹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2)如果你是捡到此瓶的瓶友,对待这样的问题请你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阅读漫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漫画中的举措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一特征?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哪些特征?
(3)中学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些什么?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说:“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
材料二:2012年1月7日,广受重庆市民关注的重庆“两会”拉开帷幕,这是重庆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为畅通、扩大民意表达渠道,倾听群众呼声,“两会”期间新华网重庆频道特别推出“代表专访”报道栏目,为市民与代表提供对话渠道。大渝网社区也邀请网民为重庆的发展、民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献言献策,并摘录部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在腾讯·大渝网和重庆商报进行刊登,还将网民集中关注的话题反馈给相关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为什么说“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
(2)新华网和大渝网的活动便于广大网友行使什么权利?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该权利?
(3)我们行使这一权利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材料一:2012年3月15日,我们将迎来第3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2012年的年主题为“消费与安全”, 将围绕这一年主题开展消费教育、消费咨询等一系列活动。
材料二:某校在“3.15”来临之际,就中学生消费安全问题做了一次调查,调查后的统计数据如下:
(1)中消协将今年的“3.15”主题定为“消费与安全”有什么意义?
(2)从问卷调查数据看,中学生在消费维权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给同学们一些消费提示(可从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三个方面作答)。
材料:小正、王刚、小利的学习成绩不相上下,老师指定他们为学习上的竞争伙伴。张正想到要和王刚、小利竞争,学习效率很高,一段时间后他的学习成绩上去了,觉得学习充满了乐趣。王刚想到要参与竞争,吃不下、睡不着,心里恐慌极了。小利生怕别人超过自己,恨不得张正和王刚的学习成绩下降。在一次测试中,张正取得了好成绩,小利却在同学中散布张正考试作弊的谣言。
(1)材料中张正和王刚对竞争的不同反应说明了什么?
(2)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告诉他们应如何正确对待竞争?
材料:日前,北京大学公布了“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方案”。 方案细则中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北大招生办工作人员表示,“不孝敬父母者不推荐”将通过社会监督来进行认定。“被推荐人确定录取资格前,学校会在网上进行公示,如果有人举报,某个学生平时打骂父母,那推荐他显然是不合适的。”校方希望以此来引导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据此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对于“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这条规定你赞成吗?请说明理由。
(2)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