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下图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产值变化曲线图,其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
A.轻工业、农业、重工业 | B.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
C.农业、重工业、轻工业 | 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
天津劝业场始建于1928年,建筑由法国籍工程师慕乐设计。劝业场的匾额,为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书……在八十余年的历史中,劝业场历经沧桑……1956年,天津劝业场实行公私合营,1992年,成立天津劝业场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天津劝业场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以下有关劝业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 |
B.体现了传统文化 |
C.建国后经历了两次经济体制变化 |
D.见证了天津完整的近代历程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他们是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这类企业是
A.可能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营企业 |
B.可能使用机器生产,产品用于供应皇室和贵族 |
C.为民族工业出现或发展创造了条件 |
D.在建国初期发挥过作用 |
“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四十五年间“中国面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完成国家工业化②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实现了民族独立④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徐峰在《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中认为:“湖州府所辖的乌青镇,明朝时除了四条主干大街外,另有街巷58条。镇中工商业(蚕丝、冶炼、编织、磨坊、染坊、造船、杂货等产业)发达。清末,乌青镇街巷规模有了明显扩大,新增加了8条主干大道,街巷增加了47条。”促进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 B.市民阶层的壮大 |
C.自然经济的瓦解 | D.商品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