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上,不但汽车降价可以起到促销作用,减少税费、油价下降也对拉动销量有明显影响。假设D和D1中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
线,另一条是某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在价格及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 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影响,D可能向右平移 |
B.D 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影响,D可能向左平移 |
C.D1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影响,D1可能向右平移 |
D.D1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影响,D1可能向左平移 |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材料二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2)结合材料二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2010中国年度公益人物L 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的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态度
③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今年已经走过了34年。34年间,高考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之变也折射出社会之变。这里的“折射”是说
A.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C.部分与整体相互依 |
D.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相互联接 |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能揭示这句话的哲学寓意的是
A.量变引起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量变 |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两者是统一的 |
C.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
D.事物的变化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矛盾运动 |
“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重视量的积累 |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
C.把握适度原则 | 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