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节联欢晚会”可谓是中国人的年夜文化大餐,它让人欣喜、鼓舞,但不同的人们,对历届“春晚”及节目也有不同的看法和对来年春晚的期待,现在人们就已经开始热议可能出席兔年春晚的陈佩斯朱时茂搭档相声、小沈阳夫妇董洁夫妇谢霆锋张柏芝夫妇等的合家牌奉献的节目、甚至传闻还有郭德纲,反应不一。这种差异的存在表明 (      )
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④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多种选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除了其蕴涵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还主要得益于

A.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B.它所特有的创新精神,即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C.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特征
D.多民族的长期统一,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需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09年10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我国的羌年、剪纸、木偶皮影等民族民间文化几近“濒危”。为此,文化部正在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②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2009年5月27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原因是
①“端午祭”纪念的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②是为了抗议韩国把我国传统文化遗产据为己有 ③“端午祭”不仅属于中国,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④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正在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据不完全统计,西藏现有60余座学经班,学经僧人约6000人。活佛转世作为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得到国家尊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陆续恢复了各教派各类型宗教节日40余个。这表明,在我国

A.国家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B.国家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原则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