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B.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
C.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问题 |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的建议 |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
下列引文中,符合道家主张的是
A.“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
B.“严刑重罚也,可以治国也” |
C.“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才能则举之” |
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
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A.民贵君轻 | B.人应互爱互利 |
C.反对掠夺战 |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离,高下相倾”,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A.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B.认为人类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
C.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
D.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
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