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28~29题。
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
| A.①地的较大 | B.②地的较大 | C.两地相当 |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
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
|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议最终没有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的是
A. 海平面上升 B. 粮食减产 C. 物种灭绝D. 火山地震
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会降低②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应对气候变化
①发展低碳能源经济②提高植被覆盖率
③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④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在利用下列资源时,应特别注意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或寻找新的替代品的是
| A.土地资源 | B.矿产资源 | C.生物资源 | D.水资源 |
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 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
|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 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
| A.联系性 | B.数量的有限性 |
| C.分布的规律性 | D.地域差异性 |
图5中大圆为晨昏圈,圆内为白昼。读图回答9——11题
从C点到D点沿最近路线的行走方向为()
| A.先向南,再向北 | B.先向北,再向南 |
| C.先向东南经F点再向东北 |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不经过F点 |
E点的夜长为()
| A.14小时 | B.12小时 | C.9小时 | D.10小时 |
此时,下列情况可信的是()
| A.正是大兴安岭林区地面光照最强的季节 | B.悉尼午阳高照 |
| C.正是我国南方柑橘收获的季节 | D.索马里洋流为寒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