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该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 ;10°N与60°N相比,6月太阳辐射总量较高的是 。(4分)
(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简析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3)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 ,原因是什么?(6分)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简图
材料三甲城市气温资料
(1)简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根据材料二、三, 甲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3)乙河为该岛最大的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沿海多沼泽的原因。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该岛大部分地区经济落后,许多森林地带尚未开发。经济开发限于河流下游及海滨地带。
(1)比较分析岛屿东西两侧海域的海底地形特征。
(2)分析该岛能源开发中,水能优于风能的原因。
(3)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提出该岛发展的方向。
读12月8日某时局部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沿L线为锋线。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判定L线的天气系统为 ;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
(2)阜阳某中学生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到“今天阴天,日温差较小”,请你帮助其解释其原因。
(3)说出该季节60°N纬线圈附近气压中心的分布规律,请解释原因。此时,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4)试举例说明该类天气系统早春季节和夏季给我国带来的天气。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 7 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1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
(2)说出材料2图中甲由 A 地经戴云山、 B 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1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12分)已知图甲中M点所在虚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该线与赤道成67.5°夹角,M点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M、N位于同一纬线,此时N地的日影为一天中最短。据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推断M点的地理坐标,M点的位置在地球表面时刻在变化,判断该日它的移动方向并说明理由。(4分)
(2)在图乙中用阴影表示此时黑夜范围,在图丙中用阴影表示此时新的一天范围。(4分)
(3)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和亚马孙河在流动过程中,河流两岸受不同程度的侵蚀。试比较两河受侵蚀的差异并说明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