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 B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 C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Cu和稀硝酸反应中,若有63g 硝酸被还原了,则被氧化的铜的物质的量为
A. mol |
B. mol |
C.3mol | D. mol |
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现象:两者相同 |
|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
|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
|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HCl和H2O | B.O2和H2O | C.NH3和H2O | D.CO2和NaOH溶液 |
在研究合成氨方法的历史上,不同的研究者曾3次获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是制取硝酸、炸药等的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气 |
| B.氨和HNO3都是电解质 |
| C.氨气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白烟 |
| D.由NH3制HNO3的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 |
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 A.3∶1 | B.1∶3 | C.1∶2 | D.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