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了“仁”的学说 | B.主张以“法”治国 |
C.提出了“君舟民水”观点 | D.被儒家学派尊称为“亚圣” |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主要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20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这两场革命使人类
A.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 |
B.否定了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
C.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 |
D.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 |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多千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
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 |
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 |
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民众 | B.重理论 |
C.重实用 | D.重实验 |
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常用“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这表明宋代
A.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 B.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 |
C.毕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 D.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