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示意图,图C为某地区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等。
(2)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B,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若兔体内有机物增加10克,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克。
(3)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 。
(4)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图C所示的人口年龄组成属于 型。
假设某二倍体动物(2n=4),其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目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丙、丁表示该类动物的某些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甲
乙丙丁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BC段对应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段染色体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该行为对应的图有________。
(2)有丝分裂过程中与CD段对应的分裂期是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核内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____________。
(3)图丙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其染色体组数是________。
(4)图丁细胞中M、m是等位基因,试从变异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甲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乙表示光照强度与CO2变化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甲乙
(1)图甲中,细胞器a为________。
(2)图甲中物质④在________的情况下,全部进入c中被分解。
(3)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据此回答:
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25 ℃、4 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积累葡萄糖______mg。
(4)从图乙中可发现,影响A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5)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柿子成熟过程中,其贮藏物不断发生转化,柿子逐渐由苦涩变甘甜。下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柿子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已停止生长的青柿子和黄柿子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 mL青柿子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 mL黄柿子的提取液。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c试管呈蓝色,与c试管相比a试管的颜色________,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图中能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
(2)为了检测上述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导致果实变甜与果实成熟度的关系,某同学向b、d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1 g/mL NaOH溶液1 mL摇匀,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05 g/mL CuSO4溶液1 mL,水浴加热后比较两试管的颜色深浅就可知道成熟度与这两种物质转化的关系,你认为他的操作正确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生长素含量增加能提高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对青柿子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那么青柿子继续成熟时曲线②将呈现出________的趋势,曲线①将呈现出________的趋势。
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知:
(1)
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据下图可知,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理由是。蛋白酶的活力可用的量来表示。
(2)该蛋白酶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兴趣小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 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 范围内,酶活力较高;提取液 在6.0-8.0范围内,酶活力较高。他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粗酶制剂的美活力,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剂浓度和提取液 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子叶黄色(
,野生型)和绿色(
,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下图。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绿叶素含量变化的曲先是。
(2)
基因和
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
Y蛋白和
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下图。据图推测,
基因突变为
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和。进一步研究发现,
Y蛋白和
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
(3)水稻
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
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
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
(一)培育转基因植株:
Ⅰ.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和植株。
Ⅱ.植株乙:,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
(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
植株甲:维持"常绿";植株乙:。
(三)推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