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 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原材料 |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
B.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但成分不断更新 |
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 |
D.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 |
置于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盆栽植物,如果突然中断CO
气体的供应和突然移至黑暗处,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
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A.增多、减少 | B.增多、增多 | C.减少、增多 | D.减少、减少 |
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的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
B.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C.图中②-④/①-③的比值代表鼠→鹰的能量传递效率 |
D.①和④分别是草和鼠同化量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