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
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 |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
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 |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
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
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