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
2011年5月6日,中国宗教界驳斥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报告,报告涉华部分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满偏见,也与事实不符。目前中国有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界人士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宗教界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保持着交往和联系。这说明我国()
①信教公民的传教权利是完全自由
②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 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
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
按照统一部署,市、县两级民政部门与组织部门紧密配合,截至2011年8月4日,济南市已有4671个村和340个社区完成村、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一次换届成功率达到94.67%。从选民的角度看,下列与村、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方式相同的是()
①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政协组成人员
③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乡镇政府组成人员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毕业季已过,社会上仍有一些“毕剩客”(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并非无业可就或不想工作,而是挑肥拣瘦,主动放弃就业机会,这样的情况被称为“选择性失业”。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这一问题的有()
A.政府统筹安排就业 |
B.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 |
C.树立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
D.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贫困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材料一中国政府始终将减缓贫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先后制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减贫规划。
(1)从政治生活角度思考,中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扶贫减贫工作?(12分)
材料二 2001—2010年,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把扶贫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开发的资金达到2043.8亿元,年均增长11.9%。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和惠农政策措施,促进了贫困地区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有力促进了我国减贫事业发展。到2010年底,贫困地区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我国扶贫减贫政策和措施加以阐释。(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