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均温在20℃以上可称高温;月均温在10℃~20℃之间,可称温暖或暖热;月均温在0℃~10℃之间可称凉爽或温和;月均温在0℃以下则称寒冷或严寒等。而描述降水多少则要复杂一些。因为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与气温、蒸发量有密切的关系。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2~14题。关于世界四季类型分布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②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③沿纬度变化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
④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致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④ |
A、B两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四季类型不同,其影响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洋上 |
B.“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陆地上 |
C.“四季分明”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内陆 |
D.“全年皆冬”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极地 |
中国科学院发布报告,主张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这主要反映出环境人口容量的
A.临界性 | B.相对性 | C.警戒性 | D.均衡性 |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题。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
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题。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A.1、2、3 | B.4、5、8 |
C.7、9、10 | D.6、11、12 |
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A.欧洲 | B.北美洲 |
C.大洋洲 | D.非洲 |
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题。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时间段是
A.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1770年 |
B.公元1770年到1950年 |
C.1950年到1999年 |
D.1999年到2011年 |
1770年前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 |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负增长 |
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1770年前由于出生率太低,人口增长缓慢 |
B.1770年到1950年间,由于美洲国家出生率提高,人口增长加快 |
C.1950年到1999年,由于发展中国家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大 |
D.1999年到2011年,世界人口出生率继续提高,人口增长迅猛 |
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 B.林业火灾 | C.农业灾害 | D.洪涝、干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