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月均温在20℃以上可称高温;月均温在10℃~20℃之间,可称温暖或暖热;月均温在0℃~10℃之间可称凉爽或温和;月均温在0℃以下则称寒冷或严寒等。而描述降水多少则要复杂一些。因为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与气温、蒸发量有密切的关系。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2~14题。

关于世界四季类型分布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②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③沿纬度变化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 
④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致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A、B两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四季类型不同,其影响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洋上
B.“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陆地上
C.“四季分明”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内陆
D.“全年皆冬”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极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读“我国西南某地区主要铁路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铁路线⑤于1997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并投入运营,这是我国首条公司化合作的铁路。影响该铁路走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3)在图中M、N两城市的商业网点,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其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 ②包装技术的进步
③冷冻、保鲜技术的进步 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读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公路运输网,小圆圈表示公交站点,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公路上单位时间可以通过的最大车流量。假设M站的车流量只来自于N,完成(1)—(2)题。

(1)到达M的最大车流量为
A.26 B.24 C.20 D.19
(2)如想提高车流量,投资最少的办法是
A.提高车速
B.在M、N之间新修公路
C.拓宽12车流量的公路
D.拓宽3、4、5车流量的公路

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的百分比(%)比较表。据此完成(1)—(2)题。

地区
铁路
水运
公路

20.90
2.80
14.60

14.50
27.70
15.20

10.40
10.80
19.10

9.70
0.60
7.90

(1)③地区是
A.黄河中游 B.长江中游 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
(2)①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A.木材B.煤炭 C.粮食 D.铁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