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5日,温家宝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意味着我党的执政理念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请运用认识论知识回答“十二五”规划目标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体现的哲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文化消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2002-2012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可支配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纯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
2002 |
7703 |
6030 |
407 |
2476 |
1834 |
47 |
2006 |
11 759 |
8697 |
591 |
3587 |
2829 |
74 |
2012 |
21 810 |
15 161 |
1102 |
6977 |
5221 |
165 |
注:①2012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1)结合图表(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第二小组】——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本组同学对近段时间比较火的几档综艺节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我国新开播的综艺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版权,同时还有许多电视台准备加入引进的队伍。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2)选择一种你赞成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第三小组】——立足实践,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本组同学走访了该省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浓园国际艺术村。他们了解到该艺术村自创建以来,陆续为省内200多位美术家免费提供工作室附带居室;在园内修建了大型展览厅和销售厅,为美术家免费包装展、销作品。美术家们在艺术村可以近距离地感受社会生活,可以在一起切磋技艺、提高素养,通过开办美术培训班为培养新人贡献力量,逢年过节则为农民群众写春联、作年画等。2013年“闹春展”期间,美术家们“接地气”的作品受到参观者的热捧,也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该艺术村的经验对文化工作者创造与实现价值有何启示。
电价调整关系群众生活,制约着中国经济发展。
材料一 每年进入冬季,我国都会因为“煤荒”引发全国性“电荒”,为了应对电荒,全国大部分省市区采取拉闸限电的措施来保证基本的电力供应。在煤炭供给短缺和成本上升的压力下,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相应出台了电价上调的措施。
材料二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开始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共分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价格不变,第二档每度涨0.05元,第三档涨0.30元。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电价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高,电价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更高。这不仅让市民更加合理用电,更提升了节能家电的关注度,刺激了销量,同时也加速了市民家里“电老虎”的淘汰,节能型产品将再次掀起一波销售高潮。
(1)结合材料一,分析国家上调电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实行阶梯电价可能对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以来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年份(年)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文化产业增 加值(亿元) |
1680 |
1921 |
2270 |
2151 |
2524 |
2529 |
文化产业增 加值占全省 GDP比重(%) |
6.5 |
6.2 |
6.4 |
5.6 |
5.6 |
4.8 |
近几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4,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然而,广东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且普遍存在“小、弱、散、乱”的状况,这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材料二 广东传统的民间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样,特别是广东有很多可以代表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但目前却有很多文化呈现没落的痕迹,没能与现代接轨而缺乏生机。
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公司不仅重视科技创新,而且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一方面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广东省政府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请谈谈苹果公司的成功对推动广东文化发展有哪些启示。
小张是某班的生活委员,负责班里废旧物品的收集和出售。在他的建议下,该班同学以“重视再生资源促进循环发展”为课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该班同学通过采访得知,发达国家为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制定了许多制度,其中就有“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该制度认为生产者的责任应该延伸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对它们的回收、再循环和最终处置。同时政府还通过一定的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建立比较完整的再生资源产业链。据统计,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数千亿美元。
(1)运用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发达国家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材料二 该班同学在对北京市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北京市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产业链,但社会化的产业体系仍不健全、国有企业萎缩、新兴的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不正规作坊大量存在;产业外部监管体制混乱,协调机制差,管理手段单一,欠缺体系完备和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我国政府在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方面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之牺牲、探索、奋斗的伟大追求。
材料一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就“中国梦”,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条康庄大道,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材料二 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2)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材料三 “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的当代使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目标和前景。百年奋斗历程,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状况,取决于党的战斗力和领导水平。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能否担负起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党制度有关知识,分析党在“中国梦”的实践中应该如何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