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
| 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
| 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
|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
(2015年上海卷历史12)一位清朝皇帝曾赋诗言志:“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诗中壮志因何事而发?( )
| A.抗击沙俄入侵 | B.设置伊犁将军 |
| C.平定准噶尔叛乱 | D.收复台湾 |
(2015年海南卷历史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
|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
|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
|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
(2015年上海卷历史33)《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的是( )
| A.政事堂议事的宰相 | B.御史大夫 |
| C.三省六部的长官 | D.谏臣 |
(2015年上海卷历史9)“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
| A.隋朝 | B.唐朝 | C.北宋 | D.元朝 |
(2015年上海卷历史8)以下史实哪一项反映了唐代的民族交往?()
| A.鲜卑族的拓跋氏改姓元氏 |
| B.胡床、胡服、胡食传到中原地区,并为汉人所接受 |
| C.文成公主嫁往吐蕃时带去书籍、耕作用具和蔬菜种子 |
| D.中央设宣政院兼管吐蕃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