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 A.美苏争霸 |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
①渡江战役 ②挺进大别山 ③三大战役 ④解放南京
| A.①③④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946年夏,报刊上有人用了下列标题作为文章标题,其中哪一项描述最符合事实()
|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
|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
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皖南事变 | B.西安事变 | C.重庆谈判 | D.北平谈判 |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行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
|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