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讲话。下列有关“南方谈话”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了新的概括
②谈话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
③谈话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④谈话认为计划和市场两者都是经济手段,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一项调查显示,1913年江苏某地300多名中小学生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对此比较全面的理解是( )
A.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B.旧传统仍有影响 |
C.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 D.文化氛围浓郁 |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
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
《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效法。这说明(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
C.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能够支持此观点的史料是( )
A.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哀叹:“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
B.《贼情汇纂》记载:“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 |
C.《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
D.洪秀全著书《原道醒世训》,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真神,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应”模式 ②“侵略——革命”模式 ③“早期启蒙”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
A.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明中后期 |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中后期 |
C.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
D.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