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和革命百年”即将到来之际,著名学者杨天树在《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B.选举了临时大总统和参议院 |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学思想相结合 |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9世纪末,“天择”“物竞”“竞存”和“淘汰”等词汇常见于报端,这些词汇被人们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
A.进化论已被中国民众普通接受 | B.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
C.维新运动成为时代潮流 | D.严复是读书人心目中的楷模 |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神秘化 | B.逐渐贵族化 | C.逐渐宗教化 | D.逐渐平民化 |
“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
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诗人的诗
A.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 B.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
C.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 | D.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