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D.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泰戈拉

希腊人认为神是和自己很相似的,区别仅仅是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这一看法直接源于希腊人()

A.长期的海外贸易 B.繁荣的商品经济
C.丰富的人文精神 D.成熟的民主制度

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