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玉米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图所示)。
请回答:
(1)选择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探究一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子粒的基因型,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2粒种子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后代植株的性状,结果后代全为高茎,该同学即判断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种。他的结论是否科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请帮助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培育玉米新品种,科学家用基因型相同的玉米种子进行人工诱变实验,获得两种突变类型,分别培育成甲乙两种植株,右下图表示甲乙两植株的突变原因。已知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右图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属于碱基对的 ;
②若A、a基因和B、b基因分别控制两种性状,经诱变产生的
新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为优良性状,请你设计利用甲、乙两植株
作为实验材料,培育出同时具有两种优良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杂
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
寒富苹果叶片的良好发育是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基础,通过对寒富苹果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特性的研究,探索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生产能力,可为寒富苹果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某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为探究叶片发育过程中的光合生产能力,最好选择晴好天气做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并于9:00~11:00左右测定.可根据单位时间O2的 ______________(填“产生量”或“释放量”)衡量净光合速率.在叶肉细胞中消耗O2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显示,萌发后,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这主要是细胞__________的结果.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光合结构逐渐完善,______________逐渐增强;二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较少.
(3)光补偿点是指当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的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由图2可知,寒富苹果叶片的光补偿点与__________(因素)有关.随着叶片的发育,寒富苹果果树对弱光的利用能力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基因;而cDNA文库中含有生物的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法将其导入植物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时,需要等待平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由细胞繁殖而来的形态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2)对月季进行组织培养时,适宜花药培养的时期是期,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镜检时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l—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色染料。
(4)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中,要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的目的是;得到的萃取液需要用方法进行浓缩。
二倍体观赏植物蓝铃花的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E、e,F、f)控制,下图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有A基因存在时花色为白色,则基因A对基因E的表达有作用。
(2)选取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白花、蓝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4:3:9,请推断图中有色物质Ⅱ代表(填“蓝色”或“紫色”)物质,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将F2中的紫花植株自交,F3中蓝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3)基因型为AAeeff的植株和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2植株的表现型与比例为。
(4)已知体细胞中f基因数多于F基因时,F基因不能表达。下图是基因型为aaEeFf的两种突变体类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①图中甲所示的变异类型是,基因型为aaEeFff的突变体花色为。
②现有纯合的紫花和蓝花植株,欲通过一代杂交确定aaEeFff植株属于图中的哪一种突变体类型,请完善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纯合蓝花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中蓝:紫=3:1,则其为突变体;
Ⅱ.若子代中,则其为突变体。
太湖是我国大型浅水湖泊,研究人员对太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下图为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单位:t·km-2·a-1)
(1)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太湖中有些浮游动物既可以作为又可以作为。
(2)太湖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种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物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还有一种通过生物间关系形成的食物链。植物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仅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这说明食物链在太湖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起更重要作用。
(3)统计芦苇等挺水植物的总能量时,可在采样点选取样方后,将其中的植物连根拔出后进行称重,再计算得出总能量。
(4)当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与呼吸散失的比值逐渐(填“大于”、“等于”、“小于”)1时,表明生态系统逐渐演变到成熟阶段,而太湖远未达到此阶段。
(5)小型鱼虾的能量只有1.2%传递给食鱼性鱼类,分析小型鱼虾中的能量除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呼吸散失和流向有机碎屑外,其流向还包括人类的活动。如果这类活动的强度过大,容易导致太湖中的鱼类以低龄群体为主,物种多样性较低,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因此,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