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O、188O、O2-、O2、O3是:
A.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 B.五种氧元素 |
C.氧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 D.氧的五种同位素 |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KClO3代替MnO2制备Cl2,反应原理为KClO3+6HCl(浓)="=" KCl+3Cl2↑+3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为KClO3,其中Cl元素被还原 |
B.若有3molH2O生成,则反应中有6mol电子转移 |
C.浓HCl在反应中起酸性和还原性的作用 |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3molNO2气体溶于足量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
B.7.8g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4NA |
C.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的溶液中H+的总数为NA |
D.0.5molNa在适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和Na2O,得到的电子总数为0.5NA |
在A、B两烧杯溶液中,含有Fe2+、Na+、H+、NO3—、Cl—、OH—6种离子。已知B烧杯的溶液无色(含有其中三种离子),则A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NO3—、OH—、Cl— B.Fe2+、H+、Cl—
C.Fe2+、OH—、NO3—D.Na+、H+、OH—
向含有Fe2+、Al3+、NH4+、Na+、K+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微热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再通入过量的HCl气体,则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量减小的是
A.Na+和K+ | B.Al3+和Na+ | C.Fe2+和NH4+ | D.Fe2+和K+ |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不可行的是
A.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依次加入的物质是H2O、Na2CO3、Ba(OH)2、HCl |
B.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取NO,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
C.采用互相滴加的方法即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
D.制备Fe(OH)2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FeSO4溶液中再挤压出氢氧化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