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
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
下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有几项()
(1)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段
(2)该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3)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4)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
(5)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该植物呼吸速率c时刻大于f时刻
(6)该植物处于生长时期
A. 四项B. 一项C. 三项D. 二项
把带有叶子的枝条插在水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用打孔器在取下的叶子上打圆片。把叶子圆片分为两等份,背面朝向液面,一份放在水中,另一份放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让叶片漂浮在液面上,继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然后把这些叶片放入温水中几分钟后取出,再放入70℃的90%乙醇中浸泡1h以上;取出叶片放入水中漂洗,再浸入碘液中几秒钟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浮在水面上的叶片呈白色或浅黄色,而浮在葡萄糖溶液液面上的叶片呈蓝色。原因是
A.实验前,叶子已储存了淀粉 |
B.实验前,叶子已储存了葡萄糖 |
C.实验前,叶子已发生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
D.实验时,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 |
如图所示,将等质量的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内有一杯等体积的NaOH溶液或蒸馏水并用塞子塞紧的两个瓶中,各瓶分别与一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相连接,由此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变化量。开始时两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的水银柱a、b高度一致。将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种子萌发,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a、b高度是
A.a>b | B.a="b" | C.a≥b | D.a<b |
以二倍体植物甲(2N=l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
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数为N=10、n=10 |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
B.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
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
D.若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