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步骤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一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第二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抗体合成程度


未接种
+



+ + + + +


未接种
+



+



+ + + +
说明
:正常鼷鼠               :幼年时摘除胸腺的鼷鼠
+ :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程度

请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           , 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             ,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丁组与戊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        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T细胞大量减少,分泌         减少,B细胞的增殖分化较少。
(3)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细胞,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
①实验组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②对照组                         ,结果                                               ③实验组                            ,结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分)假如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的性状是高秆(D,易倒伏),能抗锈病(T);另一个的性状是矮秆(d,抗倒伏,易锈病(t)。用这两种纯种小麦进行以下两种不同的育种试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 A所示的育种方法是叫育种,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2) F2矮秆抗锈小麦的基因型为两种,其中符合要求的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3) B所示的育种方法叫育种,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下图示意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回答:

(1)转录的模板是(填序号)中的一条链。
(2)翻译的场所是(填序号),翻译的模板是(填序号),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填序号),翻译后的产物是

下图是DNA的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④名称分别是
(2)图中的碱基对是通过相连接的。
(3)图中的⑥是

(5分)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3)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她是杂合体的机率是
(4)Ⅲ 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A、1/2 B、2/3 C、1/4 D、1/9

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请问杂交后代中:

(1)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
(2)各种子代表现型及其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是
(3)能真实遗传的占总数的 ,后代个体中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
(4)表现型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重组类型中能作为品种保留下来的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