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 )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
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 |
C.全反式维甲酸可在核糖体上合成 |
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
某研究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中,统计数据并绘制了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请据图同答问题。
(1)II—5和II—6婚配,后代中出现红绿色盲症男孩的可能性是(请用分数表示)。如果他们不幸生育了一个21三体综合
征患儿,患儿基因型为Aaa(父亲基因型为Aa母亲基因型为aa),原因可能是在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产生异常的配子并完成了受精作用所致,请你分析可能是双亲中的哪一方、在哪一次分裂过程产生了何种异常的配子
①
②
(2)苯丙酮尿症的病因是患者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成酪氨酸,而转变成了苯丙酮酸。此实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基因通过过程。
(3)调查中发现,在当地的女性正常人中,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约占10%,则在11-3和11-4的后代中,出现苯丙酮尿症和红绿色盲症两病兼患的几率是____(请用分数表示)。
右图显示在减数分裂中,每个细胞的DNA数量变化。则同源染色体分离的阶段是()
A.阶段—1之前 | B.在阶段—l与阶段—2之间 |
C.在阶段—2与阶段—3之间 | D.在阶段—3与阶段—4之间 |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D.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英国科学家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为“多利”,这一方法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A.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
B.将人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
C.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 |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等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雌雄同株异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穗玉米上所结的200粒子粒的基因型应该是相同的 |
B.与豌豆相比,玉米作为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势在于雌雄同株利于进行自交 |
C.受阴雨天影响而受粉不足时,可通过生长素处理培育无子果实以减少损失 |
D.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将植酸酶基因转入玉米体内,可获得转基因植酸酶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