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肺炎双球菌、绵羊 D.硝化细菌、烟草花叶病毒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最可能的曲线分别是( )

A.4 2 B.3 2 C.2 4 D.3 4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时,一部分麦芽糖酶没有参与催化
B.如果温度下降5 ℃,b点将下移
C.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D.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是酶数量和酶活性

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能量
C.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
D.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相关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验证pH对酶催化速率的影响
向三支试管分别依次加入1 mL新鲜唾液、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再分别加入1 mL不同pH的缓冲液,适宜温度保温5 min后用斐林试剂检验
B
验证酶的高效性
A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过氧化氢酶,观察气泡冒出情况
B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FeCl3溶液,观察气泡冒出情况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5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 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验证酶的专一性
实验组: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后碘液检验
对照组:2 mL 3%的蔗糖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后碘液检验

人体中某一过程如图所示,如果温度增加到42 ℃,引起酶的活性部位改变,会引起( )

A.蛋白质被消化得更快
B.蛋白质被消化得较慢或不能被消化
C.氨基酸缩合速率加快
D.氨基酸缩合速率减慢或不能发生缩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