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和T、t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若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DdTt,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F1自交,雌配子与雄配子发生了随机结合
B.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3/4
C.F2中重组类型占3/8或5/8
D.另有两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则两亲本基因型一定是Ddtt和ddTt
对下列示意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该细胞失水过程中①内溶液的浓度高于②内溶液的浓度 |
| B.对应图乙(b)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中的Na+ |
| C.图丙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3 |
| D.图丁中的①是mRNA,该过程最终形成的②③④⑤具有不同的结构 |
下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
| B.甲、乙两图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丙图BC段和DE段 |
| C.图丁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的细胞 |
| D.图丁c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甲细胞完成分裂后的子细胞 |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
| 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 |
| 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
|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
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蛋白酶 | B.RNA聚合酶 | C.RNA | D.逆转录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