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美建交三十周年,奥巴马总统访华,并发表了一系列演说。从新中国成立到2009年,中美关系历尽曲折。其中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 B.符合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要求 |
C.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
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
B.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
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
D.英国女王的哀悼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
1787年宪法颁布和实施后,近代美国民主派领袖杰斐逊认为:“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翻版’。”下列有关杰斐逊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权力很大但非独裁专制 | B.美国总统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C.美国总统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 D.美国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 |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在不断演变。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 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
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
美国独立之初,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谈道:“现代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所说的“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
A.保留奴隶制,造成南北方日渐对立 |
B.实行邦联制,缺乏统一的中央政府管理 |
C.实行联邦制,确立了联邦至上的原则 |
D.1787 年宪法有种族歧视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