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5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反映了毛泽东当时思考的关于中国革命的问题是:(   )

A.建立政党,发动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问题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的问题
C.革命领导权的归属问题
D.应对国民党右派的叛变,组建革命队伍的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毛泽东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非战公约》的正确表述有( )
①第一次提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② 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③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④为国际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
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间的矛盾②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英国殖民大臣丘吉尔认为:“如果把我们的海上政策建立在同日本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基础上,那么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加糟糕的政策了。”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维持英日同盟 B.主张同美国结盟
C.对英日同盟持反对态度 D.主张英、美、日三国结盟

《和平大使》一书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观点?( )
①巴黎和会②对德赔款问题③洛迦诺会议④华盛顿会议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

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 B.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
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D.争夺战争赔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