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反映了毛泽东当时思考的关于中国革命的问题是:( )
A.建立政党,发动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问题 |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的问题 |
C.革命领导权的归属问题 |
D.应对国民党右派的叛变,组建革命队伍的问题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指的是()
A.洋务派 | B.资产阶级维新派 | C.资产阶级革命派 | D.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C.李贽笔下的孔子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梁启超说:“我国嗤嗤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 二字。”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A.君主 | B.西学 | C.民权 | D.科学 |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的思想主张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A.洪仁玕 | B.胡适 | C.严复 | D.张之洞 |
《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科学与民主 |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D.“师夷长技以制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