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市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这一彰显人性大爱的有力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吴菊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这说明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③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④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和海洋科学考察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神舟十号共载三名宇航员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进行无人和有人的交会对接。 “蛟龙”号的诞生和启用实现了中国古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也为我国航天、深海潜水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这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②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③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④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随着“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烧钱游戏导致北京、上海高峄打车难的发酵,2014年两会上,“出租车多少应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政府审批决定”这个多年来有争议的话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不同群体诉求反差大。这其中的原因是
A.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产生不同认识 |
B.由于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不同,人们的认识往往不同 |
C.在客观事物面前,真理只有一个 |
D.人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在我们习惯了通过敲击写出汉字的同时,试着拿起笔,把它呈现在纸面上,因为它不仅仅是汉字,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延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体现了
①民族文化起着决定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②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不再刻意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体现了
A.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有决定作用 |
B.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
D.创新就是对新事物的辩证否定 |
2014年经济工作确定的基调之一是“扩大内需”, 去年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同时海外需求疲软,依靠大规模投资以及大量出口来促进经济发展的现状必须改变。正是在此基调下,中央提出强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城镇化建设等内容。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④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