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但是,一些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往往只谈企业的利益,很少或者根本不提用人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企业的上述做法
①维护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利益,是正确的
②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③侵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
④损害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④ |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我国8名赴海地维和警察在地震中不幸罹难。八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忠诚、拼搏、团结、奉献”的“海地维和精神”,为祖国赢得了声誉。据此回答问题。“忠诚、拼搏、团结、奉献”的“海地维和精神”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①勤劳勇敢②爱好和平③艰苦朴素④团结统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华民族精神是()
①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②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政治保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对民族文化创新的理解应是()
①文化创新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②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 ③文化创新要以社会实践为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B.只有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 D.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中庸》、《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书)。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昆曲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戏曲剧种。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昆曲,但又不是对昆曲的照搬照抄。昆曲与京剧的关系体现了文化活动中( )
A.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 B.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
C.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 D.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