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西汉官立学校的学生议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不可能出现的观点是
| A.巩同了大一统的国家政权 | B.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
| C.有利于儒学教育的人发展 | D.一定程度禁锢了人们思想 |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由分裂割据向统一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时期,下列承载这一历史使命的王朝是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 B.选官须注重才学 |
|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 D.选官应注重品行 |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晋国是姬姓封国 | B.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
| C.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 D.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
亚里士多德曾说:“城邦之外,非神即兽。”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也曾经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男人就是城邦”的名句。下列对这两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积极投身于城邦的公共生活是古希腊民主时代的风尚 |
| B.希腊所有成年男性必须参加军队、抵御侵略 |
| C.成年男性公民是古希腊城邦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
| D.城邦是全体公民的联合体,公民享有权利,又必须担负责任 |